作者:许庆琦
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理事长
翻译:李喆 校对:姬德强
英语原文刊登于2021年1月27日 China Focus
http://www.cnfocus.com/a-community-with-shared-future-china-s-vision-of-the-new/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当全世界深陷第二波的新冠肺炎冲击,病毒的传播性更强,更多的病患死亡,而疲于应对疫情之时,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及时提醒了世界。世界一定要团结、友爱、互助,抗击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全人类共同生存于地球村,大家同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孤军独战和闭关锁国无法把病毒从世界上消灭。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他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中,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以及在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热爱地球的基础上构建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全球秩序的愿景。
“ 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准则。它是中国长远发展与其他国家双边关系的战略思想的基础。该理念是中国的和平、平等、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目标的体现。
2017年10月,“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并于次年载入《宪法》。
这一理念也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被写入多项联合国决议中,其中包括关于促进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第2344号决议,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在所有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问题”和“食物权”的两项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多次发表以“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演讲。2015年9月,他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2017年1月18日,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全球性问题,从恐怖主义、经济增长迟缓、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到反全球化,不一而足。“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对上述挑战和风险给出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通过对话与协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中国珍惜和平,倡导各国同享共同安全。这些目标只有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才能实现。
中国设想一个通过共赢合作而建立起来的共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了贸易和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因为世界才有可能,中国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他说:“我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
习近平主席认为多样性是世界文明与生俱来的。没有哪种文明是优于其他文明,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有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决定着我们的世界,也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和谐、团结、相互尊重,有助于建设一个开放和包容的世界。
地球是全人类唯一的家园。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的讲话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他强调,保护地球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平衡推进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
根植于中华文明传统的全球治理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根植于中华文明传统。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积极探索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创新发展和丰富“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
“天下大同”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即人们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类似于“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天下”是古代中国所说的没有明确地理边界的“世界”。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一个包容的世界,不排斥任何人。“天下”是大家的。
或许孔子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能够最好地概括和解释“天下”的理念和精神。简言之,世界是一家。
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下”这一概念隐含了所有的人是不尽相同的意思。求同存异才是实现和谐之道。
中华文化有着关爱和分享的基因。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充分展示了这种精神。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打造和推动共同发展的跨洲际发展倡议。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大国,通过分享其技术和发展经验以及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它是“达则兼济天下”精神在国际合作中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看法
世界银行形容中国从一个落后经济体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扩张速度最快的一次。然而,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崛起既让人钦佩,也导致一些人的担忧。
中国的成功给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带来了启发和鼓舞。他们从中国看到了另一种发展模式,以及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的来源。然而,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骄傲地自认是二战后,为世界带来繁荣的现有全球秩序的建筑师的西方的恐惧。一个威权政权统治下急速崛起的中国被他们认为是对自由国际秩序的威胁。尤其是美国,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大国,对其全球霸权构成了迫在眉睫的挑战;是一个崛起的、雄心勃勃的意图改变其领导的全球秩序的大国。如今,美国的政治主流弥漫了被取代的焦虑的情绪。
全球新秩序的中国愿景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权力格局的变化。中国是唯一一个在2020年实现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且预计在2028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相比下,美国仍深陷在与疫情扩散的斗争中,而其国际形象也一落千丈。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最近的一项泛欧洲调查,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政治体系如今已经“崩溃”;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拜登将无法挽救美国的衰退;调查结论显示大多数欧洲人认为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将超越美国,变得更加强大。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中国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拉娜·密特(Rana Mitter)在最新发表的题为《中国想要的世界》一文中提到,“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增强了其信心,中国有全球野心。”他强调,“一个如此规模的国家不能期望它仅凭其竞争对手的条件参与全球秩序。”他还说,“中国并不想复制自己的制度强加于其他国家。”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政治与安全事务高级研究员纳迪·罗兰(Nadege Rolland)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像所有快速崛起的大国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寻求以反映其价值观及服务其利益、使制度与规范保持一致的方式重塑国际体系”,她在2020年特别报告《中国对世界新秩序的愿景》中如是指出。
毋庸置疑,一个占世界GDP总值已大于16%、在过去10年中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约30%、并且预计在未来10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固然希望在塑造全球秩序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当前的全球秩序中,中国看到了带有历史偏见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然而,中国在现有的世界秩序中受益并实现了自己的发展,它无意摧毁它,更无意取代它。中国的做法是改革性的,而不是变革性的。它对全球新秩序的设想与当前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并不相互排斥。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特别演讲中重申:“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构想的世界秩序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是建立在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和对大地之爱的精神基础上的公平,合理和公正的世界秩序。中国期盼一个通过协商,共同努力和互惠互利建立起来的共同繁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