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中国-坦桑尼亚“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2-02-10浏览次数:14

  北京时间2022年1月28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主办、坦桑尼亚公共关系协会协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领导力与公共外交”。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副院长张艳秋和姬德强受邀作主旨演讲,来自亚非多国的5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并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合影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辞。他对来自中非各国的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加强中非相互理解,促进交流和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当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领导力与公共外交这一主题对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至关重要。李怀亮院长指出,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非洲伸出了援手,为其在农业、卫生、国防、基础设施、教育、工业等方面都提供了支持与帮助。他回顾了中国与坦桑尼亚在过去二十年里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认为坦赞铁路就是中坦友谊与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见证。他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近些年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所做的努力,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研究院秉持推动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目的,自2020年以来在4大洲9个国家与当地高校、智库、科研机构建立起共10所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指导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国际社会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术活动。中国传媒大学与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于2020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坦桑尼亚驻华大使也多次到访学校参加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的相关会议。他最后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坦桑尼亚的交流,打造两国与两国人民良好的双边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由坦桑尼亚IMJ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奥斯汀·马卡尼(Austin Makani)先生主持。来自中国与坦桑尼亚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奥斯汀·马卡尼先生主持


  坦桑尼亚公共关系协会主席阿萨·姆万贝尼(Assah Mwambene)先生发表了题为“关注于领导力与公共外交的中国-坦桑尼亚关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的演讲。阿萨·姆万贝尼先生回顾并分析了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中非多年搭建起的友谊表示肯定。他提到,非洲国家曾在中国争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中国也对非洲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帮助。他举例说明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始终尊重且支持非洲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发展,并向非洲伸出了援助之手,因此也使得中非友谊更加紧密而牢固。中国展现出的绝佳领导力,与非洲展开的外交富有成效,双方必将合作达到共赢发展的目标。


阿萨·姆万贝尼主席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的演讲围绕“通过公共外交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她以“共同挑战、共同价值、共同努力”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向与会者阐述了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对在该理念下如何巩固并加强中非传媒与文化合作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她还强调,媒体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发展中国家应利用传统及数字媒体,积极构建起自己的外交话语机制,增进交流互鉴与相互理解。同时,她还希望中坦双方在未来可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合作开展一系列对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培训项目和交流活动,加强媒体从业者对建构性新闻与公共外交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张艳秋副院长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使命与任务,及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梳理和分析了当下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权力结构转型、文化冲突加剧和数字鸿沟扩大等挑战,并基于此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逻辑和时代价值进行解读,强调了其核心精神即是希冀全世界能包容差异,搁置歧见,在推进相互理解和合作发展中建设美好世界。依托鲜明的传媒专业特色和成熟的国际传播网络,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为建立和拓展中国与世界的国际交流平台而努力。他对研究院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以来获得的学术成果、组织的学术活动等进行了介绍,并表达了希望中国与坦桑尼亚能够克服疫情导致的交流障碍,联合创新概念和理论,推动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活动,共同为增进双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与传播而做出贡献。


姬德强副院长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协调负责人大卫·米瑞绍(David Mrisho)博士回顾了中国传媒大学与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的初衷与发展历程。他对世界范围内所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进行了剖析,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许多问题被暴露出来,非洲需要对此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弄清非洲各国的真正所需与发展方向。他从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引导非洲人民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认为应以公众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职业者的建构性新闻培训为路径,用建构式的方法改善国内媒体环境,以此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大卫·米瑞绍博士演讲


  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勇回顾了非洲的纪录片发展历史及其媒体外交价值。作为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的导演,他以其筹备、拍摄、制作与播出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该影片拍摄过程中中国与坦桑尼亚各界的积极互动,借助影片拍摄的过程展开交流。他提出,联合拍摄是通过媒体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表示纪录片的拍摄与传播能够为全世界提供直观感受非洲及中非合作的平台,从而有力地回击美西方国家抹黑中非关系的行为。


张勇副教授演讲


  在会议举行过程中与最后的问答交流环节,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及来自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的学者学生通过聊天框和视频对话的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坦桑尼亚公共关系协会主席阿萨·姆万贝尼先生、张艳秋副院长对本次主题会议进行总结,双方对今后开展进一步合作,组织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与记者培训项目表达出意愿与共同兴趣。本次会议的举办将成为中国与坦桑尼亚学术交流的重要节点,为推动两国学术沟通与文化交流构建起坚实的平台。


通讯员:李    喆
校    审:张艳秋


©2021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