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敦陈祯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盟研究中心)线上联合工作会议。东盟研究中心系我校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合作建立。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李怀亮院长、张艳秋副院长、刘丰海副院长等6名中方人员出席会议,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陈亿文(Chin Yee Mun)、敦陈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天美(Soon Thean Bee)及该中心成员共11名马方人员出席。会议由张艳秋副院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李怀亮院长致辞。他谈道,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和国际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发展逻辑的必然。中国传媒大学因电视而生,因互联网而盛,因AI而强,经历了由广播影视、到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三步传媒领域跨越。目前,中国传媒大学面向传媒科技发展和国际传播最前沿,正在实现国际化跨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外交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当今世界面临战争、冲突等复杂局势,迫切需要一套着眼全人类共同未来的可行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应运而生。中国传媒大学于2019年成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至今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联合建立了22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2024年与拉曼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期待未来在学术领域共同开展丰富的研究项目,同时邀请东盟研究中心成员参与撰写由研究院发起的联合国成立80周年论文集项目。
随后,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陈亿文介绍了拉曼大学和研究中心的情况。拉曼大学设有医药学、传统中医学、电子工程、计算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创意产业等专业。他指出,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共同生活、互相尊重彼此文化,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东盟研究中心设置于该校敦陈祯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的11位成员一一介绍了个人的研究兴趣及近期研究项目。
李怀亮院长随后为东盟研究中心11位研究员线上授予了聘书。双方还共同探讨了未来可能开展的联合研究、学术会议及师生交流等项目。张艳秋副院长针对举办国际会议、学生交流互访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刘丰海副院长对中马传统文化交流方面进行了分享。敦陈祯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天美介绍了该中心2025年的重点工作计划,期望与我校开展深入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参加会议的人员还有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葛艳玲、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孙玉红和科研事务负责人张苏秋副教授。
文 编|孙玉红
编 辑|周 验
编 审|刘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