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在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以下演讲:
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非常熟悉,毫无疑问,以前我也从未对其产生过疑问。然而,这次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做点什么,我们相信这个东西一定是值得做的。
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值得做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有可能是否定的。对所有人而言,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仍然有人持不同看法。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15年提出之时,当时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领导人有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美国总统布什、里根、克林顿、奥巴马,他们都相信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布什总统曾经说过,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应该是一个标准,像邓小平先生这样的中国领导人曾提到,世界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因此当时人们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但是在后全球化时期,我们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关于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这两个概念有了不同的看法。
即使是在气候保护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团队相信关税,我们也知道发展意味着增加财富,意味着繁荣,其实需要做大蛋糕。但是,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团队却相信把这个蛋糕切开,他用关税这把刀切蛋糕,把全球发展这块蛋糕给切开。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共同基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他还提出了另外三个倡议,即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这些想法应该是基础,应该是共同价值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价值基础。
文章来源:全球化智库CCG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SZL7aJA5B-QZR-LxZ46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