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秋副院长线上参加泛非建构性新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2-12浏览次数:11


1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张艳秋副院长出席了由泛非建构性新闻倡议协会(Pan African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Initiative)主办的泛非建构性新闻研讨会并作了发言。该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重点聚焦建构性新闻在非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来自20多个非洲及其他洲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者线上参会。



研讨会在坦桑尼亚政府通讯官协会(TAGCO)主席卡里姆·梅肖克先生(Karim Meshock)致开幕辞后正式开始。张艳秋副院长首先发言,她发表了题为《赋能青年:中国在建构性新闻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对非洲的启示》的讲话。张艳秋副院长阐释了建构性新闻的内涵,指出其在报道时不仅着眼于问题呈现,更注重挖掘潜在解决方案以及展现积极成果,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公众行动,提升个人和社区在相关事务中的主观能动性。张艳秋副院长还分享了中国在建构性新闻领域的实践经验。中国政府对相关媒体项目给予支持,为环境可持续性、扶贫、社会和谐等主题的正面报道提供支持,积极营造了推动公众参与和国家发展的媒体环境。同时,中国积极开展记者培训项目,提升记者报道可持续发展议题的专业能力。此外,中国记者与民间社会组织合作,挖掘了大量成功案例以及社区自主推动的解决方案。针对非洲青年记者的培养,张艳秋副院长给出了具体建议。她提出高校和媒体机构应协同制定课程体系,并通过工作坊、实习以及导师指导等方式,培养青年记者的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和职业道德。为青年记者提供数字新闻工具、数据分析、多媒体叙事等方面的培训,能增强他们报道复杂问题的能力。张艳秋副院长的发言为研讨会提供了中国经验与视角,为非洲建构性新闻的发展以及青年记者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会议日程


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执行主任大卫·姆里肖博士(David Mrisho)、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先生(Khalid Akram)、南部非洲媒体协会坦桑尼亚分会(MISA-TAN)埃德温·索科先生(Edwin Soko)等7位学者及资深媒体人围绕多个与建构性新闻和非洲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议题展开探讨。参会的非洲及其他地区的学者对建构性在非洲媒体中的应用产生的极其深远影响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推广路径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此次研讨会致力于促进建构性新闻在非洲的发展,有望助力非洲媒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文    编|孙玉红

编    辑|周   验

编    审|刘丰海




©2021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